近来,很多设计师朋友都在讨论是不是只有转产品才有出路,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是由于我们被所谓的“价值缺失感”而迷惑,让焦虑占据了主要的决定权,实际上却既不理解设计的本质价值到底是什么,又没搞懂自己到底是谁。
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作为B端视觉设计师,个人的价值又该如何实现呢?本次分享我们就从这几个问题着手进行解答与讨论。
1.你所忽视的设计师岗位,在今天的竞争格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在现今的红海市场里,竞争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设计师角色正在朝着越发重要的位置发展。
在产品基本功能大致相同的饱和市场当中,用户选择的自然不再是功能,而是体验,是一种“你懂我”的感受,这些涉及到场景设计、涉及到感知细节的问题都需要由设计师来加以实现,因此我们说,在当前的时代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当中,设计师将是承担着实现企业增长任务的重要角色。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B端设计师误解了自己的工作,甚至觉得视觉设计是很低端的,大屏设计也只是花费很多时间去做一件看起来酷炫的玩具一样。
但,这并不是设计的全部意义,而只是一种因为认知局限带来的偏差感,就以大屏设计为例,我们的工作实际上始终都是在为增长负责的。
越是大的项目,对品质感的需求度越高,设计的职能是让甲方可以在一众竞品中成为最有辨识度、最打动人的那一个,我们输出的大屏、主界面、配色设计远远不只是一个视觉稿件那样简单,而是经过了我们对于工作经验的长期积累与沉淀的,代表了个人与团队对行业的理解和对客户的理解。
视觉在做的的确是大屏的观感设计,但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定制化项目,在B端,好的设计能够带来的价值取决于客单价,而我们的工作是可以直接作用于这一结果的。
回到该不该转产品的问题,我认为不应该。
很多人想要转产品之前应该要问问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因为发现了自己在逻辑思维层面的优势,那倒是可以认为转产品是找到你自己核心价值的归宿,但,假如仅仅是因为做设计遇到了瓶颈的话,转方向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反而会让前面作为设计师所积累下来的沉淀失去价值。
虽然做出的东西都是图形、文字和配色,但好的设计是能够一下子吸引用户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中,仅仅凭借一眼的时间就要留住客户,甚至就这一瞬间要决定能否带来价值百万、千万的生意,这是产品与研发没法做到的事情。
2.为什么很多设计师感受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我们之所以容易丧失价值感受,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话语权的微弱,或者说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说服产品领导。但,真正造成这种冲突矛盾的,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对方的需求以及产生这一需求的背景,最终因为没有得到认可才萌生了沮丧的心理的。
面对客户掌握决策权的情况,一切由着自己的主观感受时是很难得到认可的。我们最终还是要为用户去买单,也因此要学会设计师需要换位思考,学会根据用户画像去推导出用户的喜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认为应该要坚守一个信念:不是设计没有价值,而是我们自己没有把这个价值明确下来并且做到。
3.我们实现价值的途径?
设计价值是在客户承认价值的基础上达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明确获得客户认可的逻辑,就找到了实现设计价值的路径。
1. 首先,要了解设计价值被感知的方式
用户对设计价值的感知向来都是依据“主观价值”来评判的。主观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它认为商品之价值并非由于内在的客观属性或生产它的必要劳动等客观事物所决定,而是由行动着的个体对商品实现期望目标之作用大小所决定。
比如说,我们平时选择某一种商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比别的产品更好看/更便宜/更有feel,但这种评价实际上都来自于消费者主观标准的评价,这时候被感知到的价值也都属于顾客的主观价值反馈。基于主观价值决策原理,我们可以明确:想要让产品得到更多认可,就要想办法让我们期待传递的价值可以更好地传达给客户,而这份对价值链的传递和价值感的放大是只有设计师能够做到的。
2. 价值链的更好传递与经济学思维和行业经验的培养密不可分
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是决定你是美工还是设计师的关键。
在设计师群体当中,有享誉世界的知名建筑师贝聿铭,有工作到70多岁的顶级婚纱设计师王薇薇,也有著名的产品设计匠人原研哉,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设计当中感受到触动,进而折服于他们对设计的理解与表达,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将设计学研究到登峰造极,而是因为他们对设计之外的能力进行了深度的融合。
优秀的建筑师不仅仅是一个制作图纸的人,他还要是一个对美学、文学、力学、材料学、数学等学科知识有所建树的人;从事时尚行业的顶尖设计师,除了对美学要有独到见解,她更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震撼人心的作品,而不仅仅是将布料缝合成一个可以包裹身体的口袋,这就是大师与美工之间的区别,也是我们必须要求理解的差异性。
而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设计师来说,我们不仅要学会美学知识,更需要知道产品的竞争点在哪里,别人为什么会买单?一边是需求,一边是我们的制造商,我们要具备去分析利益相关者的能力,通过计算商业市场、消费者意愿、设计表达形式之间的平衡点,找到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价值,怎么把产品卖得更贵、更好的方法。
与之相关的需求即是设计师对信息价值与视觉价值的感知力、企业价值链理解度,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工作经验总结、商业思维培养密不可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日常对行业内容的实践与积累、着重经济学内容的学习来获得能力的提升。
3. 提升自身的绝对竞争力将让你在职场系统中的价值更加明显
在团队中,系统观是承载个人价值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我们要明白在组织系统中突出自己不可替代性的重要意义,比如你的工作时建模,就要做到在这部分的专精,你是一个渲染人员,就要通过打磨一个别人无法替代你的能力让自己在团队当中具备不可替代性。
另一方面,面对团队合作问题,我们需要具备随时调整战略的能力,遇到我们无法改变的方向,就要明白既然这件事情必须这么干,那么知道如何找到最轻松的路径就是你的能力。
终身学习,是设计师必要的价值提升手段。设计师群体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看书,这就导致我们有的人还停留在国外八十年代研究的圆角、粗细怎么设计才好看的内容阶段,而更多优秀的设计师早已通过书籍内容的学习与积累,进入到更深维度的底层逻辑研究当中去了。
规律复盘是能够带来提升的有效途径。每周、每月、每半年都要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不停的去更新你的作品集,你能看到你的进步,也能看到你的短板,然后去同市面上的设计进行对比,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了。